成功的復興本地傳統建筑風格,并不意味著在裝飾方面必須拘泥于民俗的窠臼之中。坐落于中國蘇州陽澄湖湖畔的萬邦蓮花堤別墅項目就深刻地印證了這一設計理念。該項目成功地將建筑設計師郭錫恩先生(Lyndon Neri)和胡如珊女士(Rossana Hu)的設計靈感轉化為現實,巧妙地實現了中式傳統建筑和現代國際標準的共生雙贏。
中國人喜歡傳統的中式庭院。這種居住形式已擁有至少2,500年的歷史,即眾所周知的“四合院”。每個庭院都由四個緊密相連的獨立房屋組成。這些房屋圍繞著庭院四邊而建,多個庭院組成了一個個街區,多個街區又構建成了整個城市。自21世紀初以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口味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人們開始傾心于西方建筑形式。為此,來自上海的建筑設計師郭錫恩先生(Lyndon Neri)和胡如珊女士(Rossana Hu)在百萬人口城市——蘇州的近郊設計建造了一處由50幢豪華別墅組成的高檔住宅區,希望在東方和西方建筑的共生之路上做一次大膽的嘗試。當然,以一個歐洲人的視角,單從表面上去看,是無法立刻領會設計中暗藏的玄機的。這些建筑的底部主要采用深色青磚,上部則為純白墻體,看起來與一般歐式建筑的風格和色調并無二致。青磚白墻掩映在鄉野綠樹之間,仿佛令人置身于柏林哈維爾河或荷蘭運河河畔。
與中式傳統設計巧妙融合
在傳統中式建筑設計當中,會巧妙運用相鄰建筑的排列和分布形成中間庭院的格局。這一點在蘇州園林中尤為凸顯。蘇州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魅力城市,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孕育了運河兩岸的繁榮昌盛。沿河而建的歷史名勝古跡,已成為蘇州最具影響力的名片,并且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如今的蘇州早已成為了一個現代化大都市,位居京滬高鐵沿線,是許多國際企業的首選之地。在悠悠歷史的映襯下,這個坐落于陽澄湖畔的別墅區不僅僅是對湖光美景的詩意寫照,也是當地特色與傳統理念的最佳詮釋。以湖區前部區域為例,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設計師是如何將小橋流水的設計融入到中式傳統庭院中的。
再比如,建筑底部的青磚墻體,在歐洲人看來不過是普通的灰色而已,但當地的居民都知道,這是當地流傳千年、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建筑材料,是典型的中國元素。
功能區的智能化設計
從房屋內部的分隔布局和室內裝修方面,更能看出匠心獨具的設計和精心雕琢的細節。在進行房間布置和功能區劃分時,設計師充分考慮到了中國居民的生活習慣,因此選擇了中式建筑方法;而在家具、門窗和家居飾品方面,則選擇了更為明快和現代感的德式風格。
建筑的底層部分設有功能區,可將其用作房主的書房或者家政人員的起居室;家庭公共區域集中在一層,一直延伸到磚墻圍建而成的庭院,主要作為家庭聚會和招待客人的場所。與之相對的是,樓上區域則屬于私人空間。這里除了臥室外還有一個起居室,房主可以在此享受輕松愜意的家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一個近600平方米的大別墅中(具體面積視戶型而定),兒童房的數量并不多。這可能源于中國之前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多數中產階級家庭最多只有兩個孩子,在這點上許多西方工業國家也有相同的趨勢。
德國霍曼明星產品:
HTS鋼質防盜入戶門
色彩的協調搭配是該項目建筑設計上的點睛之筆。別墅上層統一采用白色外墻,與暖色木材相協調,一層則采用當地特有的青磚,配上全落地玻璃窗,成為該項目的設計亮點。為了在顏色上與深灰色玻璃窗框相匹配,50棟別墅的入戶門全部采用了德國霍曼的鋼質防盜入戶門。這款門采用雙開門扇設計,兩邊配有玻璃側亮,大門的活動扇用于日常人員通行,如需更大通行寬度時,可打開固定扇。
堅固的鋼質門扇內部填充保溫性良好的隔熱材料,保溫系數達到UD = 1.7 W /(m2.K)。為了突出整個建筑的考究風格和方便操作,建筑師還特意為入戶門配置了加長型不銹鋼大拉手。此外,在入戶區域還裝有高效安全的防盜監控設備,實現嚴格防盜保護。
地點:中國蘇州,陽澄湖,陽澄湖西路199號
德國霍曼產品:HTS鋼質防盜入戶門